大家好,我是中医刘家福!现在的人,十有八九都是湿气重的体质,而中医认为,湿气生于脾,源于肝,藏于肾,如果你的湿气很顽固,只吃茯苓、泽泻这种祛湿药没有用,那可能就要转变一下调理思路了,应该从脾肺肾三脏入手,祛湿才能更彻底,脏腑才能更干净。
湿气生于脾,是说脾主一身的运化,当脾虚,运化无力,水湿代谢不掉,就会逐渐停聚在体内了,这时患者容易有大便不成形、食欲差、浑身乏力的症状,一看舌头,舌体胖大,舌的两边会有很明显的齿痕。
湿气藏于肾,是说肾主水,可以蒸发气化掉体内多余的水湿,当肾阳不足时,水湿就没法被完全代谢掉了,这就会导致湿气停聚于下焦,患者这时就会有尿频、尿急、夜尿多、腰酸乏力、手脚凉的症状。
而湿气源于肝,是说肝和脾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,一方面,肝郁日久会横犯脾胃,导致脾虚生湿,这时如果你只调脾祛湿,就没用了,因为肝郁会一直刺激脾胃生湿,另一方面,中医认为肝肾同源,肝郁日久,也会影响到肾脏原有的功能,助长湿气,而且肝主疏泄,如果肝郁导致气机运行不畅,还会阻碍津液的布输,这也会导致体内水湿泛滥。临床来看,肝郁的人,一般情志都不太好,平时要么闷闷不乐,要么火气很大。
如果说你有湿气重的症状,又同时又肝郁、脾虚、肾阳不足的问题,想要湿气清除的很彻底,不妨试试这张妙方,方中有泽泻能够利水渗湿,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湿,通过尿液排出体外;而茯苓、猪苓能增强祛湿的效果,配合泽泻,能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内的湿气;白术具有很好的健脾燥湿的功效,一方面可以温燥体内排不出去的湿邪,一方面可以促进脾运,阻止新湿再生。
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,可以打开郁结的肝气,防止肝郁横犯脾胃;桂枝是1味温性药,可以温化体内的水湿,同时也能温补肾阳,防止阳气亏虚助生湿气。这张小方,同时兼顾三脏,祛湿更彻底,实际运用时,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,有针对性的随方加味,整体的疗效还可以更好。好了,今天就先分享到这,如果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,可以随时留言给我!
配资炒股中国股票配资网,庄牛网配资,配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