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5日,新德里,印度国防部公布一份新文件。
名字叫《2025—2040技术前景和能力路线图》。
2018年他们发过上一版,这次是更新。
文件面向军方和国内企业,重头是本土化。
列了海陆空一堆方向,像传感器和无人系统。
还有舰船、航电、弹药等一串清单。
读起来很满,但落地要另算。
然后说清楚一点,这份路线路是“列需求”。
不是具体造多少、几年交付的生产计划。
它告诉行业,军方想买什么样的东西。
接着等企业投标,再走审批和试验。
因为这个,外界很多解读容易跑偏。
结果大家把愿望当成了定单。
再说定价也都还没完。
网上流传一个说法,十五年造十艘核航母。
官方文件里没写这个数字,这点要说明白。
印度海军讨论过“维沙尔”多年,是否核动力未定。
同样,弹射方式和吨位也在摇摆。
这事像下棋,走一步看一步。
目标拉得高不奇怪,但数字要谨慎。
否则容易把话说满。
现实有两艘航母在服役,名字大家都熟。
“维克拉马蒂亚”2004年签约,2013年交付。
是俄罗斯旧舰改装来印度用。
故障不少,训练也断断续续。
“维克兰特”2009年开工,2022年入列。
造价约22亿美元,超了早期预算。
舰载机配套还没齐。
造航母的基本时间,我们也摆一摆。
中国“山东”从开建到入列约72个月。
美国“尼米兹”首舰1968到1975,约84个月。
“福特”级从2009到2017,约96个月。
同样还是首舰,流程更复杂。
想18个月一艘,不现实。
核动力更慢,环环都要稳。
接着看配套这块,难点不只一处。
核反应堆、蒸汽或电磁弹射都要自研。
舰载机、保障体系也得跟上。
海试、训练、后勤一项都不能丢。
因为这个,进度常常卡在小环节。
结果工程往后拖。
再说采购预算也要连续到位。
舰载机选择,印度海军已定了方向。
2023年印度防采委原则同意买26架阵风M。
2024年谈判推进,包内含支援和弹药。
媒体估算大约70亿美元上下。
价格不低,但交付节奏较快。
法国也吃准印度没太多备选。
这笔是眼下最可落地的买卖。
美国那边,F‑35短期不可能给印度海军。
排队长,培训也要多年。
俄罗斯这两年产能吃紧,供应不稳。
中方战机不会对印出口,这是常识。
阵风成唯一能快交的方案。
同样,训练体系法国能打包给你。
算务实,价钱就不好谈。
阵风的能力不差,这话我们说过很多次。
它带MICA和“流星”远距弹。
电子战和任务系统也很完整。
法方在远距打法上不激进。
印度要练合成打法,别只看空战表。
还有航母用机和岸基联动要磨合。
这决定了你能不能真正打起来。
陆军方面,文件提了“未来战备战车”。
核心是替换老旧T‑72,数字约1800辆。
另外还准备大规模上无人机和巡飞弹。
这明显受俄乌战场影响。
低成本武器带来的效果,大家都看见了。
印度也想学这些“前线经验”。
同样希望国产比例高一些。
但短板也得摆在桌上说。
“阿琼”坦克常年超重,后勤压力大。
穿甲弹批产不稳,效果起伏。
发动机和火控很多靠外采。
因为这个,新一代坦克不好快起步。
先把弹药、观瞄、通信链打牢才行。
结果才会在部队里跑得动。
文件里还有一些更现实的条目。
无人蜂群、反无人系统、电子支援。
网络防护、软硬结合的抗干扰。
这些投入不算大,见效也快。
同样适合国内公司入局试水。
我建议印度优先抓这几条。
再说再往上加难度。
总体这份路线图是“先把PPT挂上墙”。
画出靶子,再拉公司来报名。
因为这个,后面要靠钱、流程和试验场。
结果不会一蹴而就,也不可能一刀切。
军购审批慢,这是老毛病。
掰手腕和抢地盘都要靠真本事。
下棋不能只走第一步。
傍晚的科钦造船厂,焊花刚灭。
海风很重,工人坐在护栏边喘气。
“维克兰特”的甲板上停着两架米格‑29K。
涂装有些旧,机务在做灯光检查。
远处的起重机没动,码头灯一点点亮。
我听到主管说,等下一批预算再开工。
印度会继续把目标加码,还是先把手头几样磨实?
配资炒股中国股票配资网,庄牛网配资,配资炒股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